乡镇企业导报官网

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亟待实现六大突破

来源:中国农网发布时间:05-28
分享到:

家庭农场既是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基础性和骨干性经营主体,又是稳定农业基本盘、促进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其实际发展规模和水平,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稳农业发展、保粮食安全和促农民增收等关键目标。

但当前家庭农场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一是过高的土地流转费用给经营带来较大的成本压力。近年来土地租金不断上涨,成为家庭农场生产经营的主要成本。二是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限制了家庭农场的有效发展。生产道路、灌溉、仓储等设施建设是当前家庭农场发展面临的首要难题。同时,还面临晾晒场地、农机存放用地、仓库用地等设施建设的用地难题。三是家庭农场获取基本金融服务的能力并没有得到实质性提高。贷款困难仍然是大多数家庭农场生产经营中面临的基本难题。农村房屋、土地经营权、农用设施等资产抵押融资仍严重受限,相对较高的融资成本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家庭农场发展能力的有效提升。四是农业保险政策不能有效满足家庭农场的现实需求。目前部分家庭农场获得的农业保险主要集中在粮油、生猪等领域,蔬菜、水果、牛羊等农畜产品却较少覆盖。此外,保成本而非保收益的方式导致赔付比例偏低,难以满足现实需求。五是社会化服务体系不足使得家庭农场发展扩张能力有限。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和供给能力不足,直接限制了家庭农场的发展速度和水平。

当前要推动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亟待实现六大突破。

以土地流转体系优化为重点稳定家庭农场土地经营。进一步推动承包地确权成果充分应用,加强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能力建设,保障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权基本稳定。加强土地流转价格指导,探索建立土地流转价格合理增长机制,出台不同区域流转土地的租金指导价格,实现用地成本变动稳定可控。扩大农用地转为农业设施用地的弹性空间,明确家庭农场转用农用地进行设施建设的条件、范围和程序,在严格管控基础上有效满足家庭农场所需的设施用地需求。

以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改善家庭农场生产条件。重点实施双向政策调整,有效整合各部门涉农资金,依靠土地整理、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各项农业建设项目的推动,加大对田间道路、灌溉沟渠等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为家庭农场经营提供良好的生产基础。加大针对性政策扶持力度,将家庭农场直接纳入财政支持小微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承接主体范围。

以抵押方式多样化为突破口破解家庭农场融资瓶颈。进一步完善农村产权交易体系,重点消除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现实障碍,保障土地经营权抵押担保功能的有效实现。突破家庭农场融资无抵押物困境,积极探索建立存栏牲畜、家禽、苗木等预期收益权抵押办法,拓宽家庭农场融资渠道。拓展农村金融机构对家庭农场的信贷支持,支持家庭农场以应收账款、仓单、注册商标专用权等办理权利质押贷款。加快开展家庭农场信用等级评定,对信用等级高的家庭农场给予一定授信额度,及时有效满足其信贷资金需求。

以农业保险多元化为指向提高家庭农场风险抵御能力。优化政策性保险品种结构,根据家庭农场生产经营特性开发新型农业险种,逐步扩大特色农业保险覆盖面,使更多家庭农场能够享受到农业保险的保障。提供多种档次的风险保障,设计多种参保档次,对不同档次实行差别化补贴标准,由家庭农场根据缴费和补贴标准以及自身风险防范需要自由选择参保档次,充分发挥财政对保费补贴的杠杆作用。调整农业风险保障水平,逐步实现由保成本向保收入转变,提高家庭农场农业保险的损失补偿水平。

以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抓手强化家庭农场服务支撑。促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有效弥补薄弱环节,为家庭农场提供良种、农机、植保,以及农产品加工、储运、销售等一体化服务。大力发展公益性生产服务,采取政府订购、定向委托、奖励补助、招投标等方式,创新服务模式,大力开展农技推广、抗旱排涝、农资配送、信息提供等公益性生产服务,更有效地满足家庭农场对社会化服务的多样化需求。积极引导家庭农场强化自我服务能力,支持发展具有多元利益联结机制的家庭农场联盟,以及家庭农场与合作社、集体经济和农业企业等共同组建产业联合体,构建家庭农场有效带动农户和连接市场的组织载体。

以制度化创新为重点探索建立家庭农场的政策支持体系。加快制定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评价标准,对其运营管理、产业带动、社会服务、联动合作和能力提升等方面进行科学评价,有效引导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构建政策整合平台,加强政策协同推进,探索在完成相关部门专项政策目标的同时整体促进家庭农场高质高效发展的有效路径。进一步加大家庭农场人才培养力度,强化系统性支持政策和为家庭农场主及其成员提供社保、住房公积金等社会保障补贴,重点破解家庭农场主缺乏职业安全保障的关键性障碍,夯实家庭农场发展的人才基础

(作者:郭晓鸣 周小娟;单位:四川社会科学院)

乡镇企业导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文章注明“来源:乡镇企业导报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乡镇企业导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乡镇企业导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非乡镇企业导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乡镇企业导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乡镇企业导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乡镇企业导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乡镇企业导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与本网联系。